高血壓的危害是致命的,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的首要危險因素,其引起的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的第一殺手。盡管目前治療手段很多,但大 多數患者并沒有達到推薦的血壓控制目標。如果不進行治療,高血壓將導致腦卒中、動脈硬化、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腎衰和失明。因此,高血壓患都應做 到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將高血壓的危害降到最低。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分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隨著血壓升高對整 個心血管系統是有損害的,包括對腦血管、心臟血 管還有全身其他血管都是有損害的,所以它跟心腦血管并發癥密切相關,是一個進展性的疾病。只要把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控制下來就可以預防30%-40%的中風,也可以 預防10%左右的死亡威脅,還可以預防20%左右的心肌梗塞。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血壓標準 單位mmHg
專家提示: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舒張期血壓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需要終生治療,一般用藥治療3-6個月內達到血壓控制目標值。用藥期間,降壓速度不宜過快,在血壓平穩控制1-2年后,可以需要逐漸減少降壓藥的品種與劑量。
最佳服藥時間:
血壓在早晨(6-10點)和下午(4-8點)各出現1次高峰,為有效控制高血壓。
建議使用長效降壓藥:
長效降壓可維持24小時平穩降壓、保護靶器官、減少猝死的危險性。
合理的聯合用藥:
單一降壓藥往往不能達到控制高血壓的目的,而少劑量的聯合用藥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從少劑量開始,減少不良反應。
長期高血壓可導致重要靶器官心、腦、腎組織缺血,長期高血壓及伴隨的危險因素可進動脈粥硬化的形成。
心絞痛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癥。其特點為陣
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感覺...
心律失常
指心律直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律以及沖動傳導等任一項異常。"心律紊亂"或"心律不齊"等詞的含義偏重于表示節律的
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節律又包括頻率的異常...
心肌梗塞
指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冠狀動脈功能不全)所引導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并發
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合并癥??晌<吧?..
中風
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也叫腦卒中。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它是以猝然昏侄倒,省人
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
高血壓患者或其高危人群,血壓的突然升高或降低,都可能導致較為嚴重的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或肥胖的患者。一臺血壓計可以為患者和家人在危險時段及 時監測,及時發現血壓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也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